大丈夫嘴贱顽劣,本事稀松,小媳妇沉默寡言,但武功高强,虽说是他媳妇儿,但却像老娘一样管着他,护着他。
所以这对夫妻人设是肯定要保留的,至于其他则需要再斟酌斟酌。
魏明一开始想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跟夏梦搭上线,只不过这部电影在香港的票房表现算不上多好,只有300多万港币,表现远不如内地惊艳。
而且据说夏梦的青鸟出的投资更大,拿海外票房,峨眉厂出资少,拿内地收益,结果峨眉厂大赚,青鸟却是几乎白忙一场。
今天认识了吴彬教练,若能得到武道同行的襄助,优化动作场面,再在剧本上打磨打磨,甚至赶在《少林寺》之前推向市场,或许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后半夜魏明要上班,巡逻的时候都在想故事。
第二天补了一觉后,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照片没有洗出来,魏明赶紧去校刊暗房忙活。
摄影师杨昊拿着一份《人民日报》过来。
“小魏,你又上人民日报了!”
魏明歪头瞅了一眼,原来是人代会闭幕式的消息,照片上并没有他,不过文章里提了一句:与会人员年龄最大的艺术家是83岁高龄的茅盾先生,年龄最小的是作家魏明,只有18岁。
占了年纪小的便宜,魏明被提了一嘴,并且和茅盾先生并列。
“嗯,很好,这份报纸我收藏了。”
杨昊:“……”
一阵无语后,杨昊又问:“这照片你怎么都是洗了两份啊?”
“没有啊,也有的洗了三份。”
杨昊:“……”
魏明虽然可以在这里自己操作洗照片,但也是要交钱的,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所以杨昊只能感慨钱多烧的。
等洗完照片后,所有的照片魏明都自己留了一份,有的准备给家里邮回去。
还有的要邮给照片里的其他当事人,比如和汪阳厂长、凌子风导演的合影就邮给北影厂,和马精武的合影就发给北电,马识途老爷子的照片就发给川渝文联……
这些人都是有单位的,把照片发过去,他们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人脉,自己也成了他们的人脉,以后没准都能用得上。
忙完这些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