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宏愿的宗旨相悖。
毕竟,炼制或获取传统外丹所必需的原材料,往往都是世间罕有的天地瑰宝,其价值自然是难以估量,绝非寻常生灵所能承受。
然而,修行之本在于能量的积累与转化,如果体内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核心”作为能量的集聚点与载体,那么即使通过刻苦努力所积攒的修炼能量,也如同无根之水,极易在经脉脏腑间逐渐逸散流失,导致修为难以有效积蓄,难以形成质变与突破。
因此,在权衡了传统外丹的弊端与缺乏核心载体的困境后,赵公明历经无数次推演与尝试,最终巧妙地设计出了一个兼顾各方面考量的折衷方案。
这个创新的方案核心在于:充分利用修行者生命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血,来承担起传统外丹在体内作为能量集聚“核心”的关键职责。
更具体地阐述这个法门,其核心步骤是引导习练者从自身体内提炼出一滴蕴含生命本源的精血,将其视作整个能量循环体系的初始核心承载体。
随后,以这滴精血为圆心,如同构建一个微缩的宇宙,开始主动感知并吸收周遭天地间充沛的灵气与能量,将其围绕着精血核心不断汇聚、炼化,由此正式开启能量的积累与自身的修为精进。
仅仅是为了攻克如何研究出一套能够适用于洪荒世界亿万生灵、千差万别的种族形态,并且能有效指导不同生命形式提炼自身精血、构建这一核心载体的普适性方法,赵公明便独自埋首钻研,呕心沥血,耗费了整整数百年的漫长时光。
原因无他,实在是洪荒天地间的生灵种类繁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形态各异,千奇百怪,其数量之庞大,简直是浩渺星辰般数不胜数,包含了从有血有肉的生灵,到无生命的顽石、花草树木化形,乃至某些法宝通灵演变而来的特殊存在。
为了让那些没有常规意义上“血液”的顽石精怪、草木之灵,甚至是某些因岁月积累或机缘巧合而拥有了灵智、蜕变为生灵的法宝器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凝聚出类似于“精血核心”的能量载体,赵公明为此绞尽脑汁,忙得焦头烂额,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要思考到炸裂开来。
但他心中深知,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的理由,这毕竟是自己当年在天道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