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丹朱为下一任共主,到时他天高路远,谁又能管我们?”
颛顼这次没有反驳,
他虽是个老好人,但毕竟也是高阳氏的首领,帝颛顼的后裔,
先祖既是荣耀的来源,也是沉重的压力,
若事情真如虐鬼所言般发展,那他也能有一个开疆拓土的功劳,
日后他驾鹤西去,子孙后代必定会承他一份恩情。
颛顼满意的点点头,见四下无人,心虚的对虐鬼说道:
“那就依你所言。”
崇山,有夏氏,阳城,
昨日尧派来的使者发出防汛和储粮的警告,这让禹和姒女华大喜过望,
这也许代表着,竖亥已经平安归来。
可随后消息的到来,令有夏氏措手不及,
帝尧亲临阳城。
在探路的队伍将消息告知禹,让他做些准备的时候,尧已经来到阳城外围的田间地头,
尧看向远处,建造一部分的阳城颇显雄伟,一块青灰色的细长尖顶出现在远处,旁边还有一座高大的宫殿,
即使是在安邑,如此规模的宫殿也极为罕见。
尧有些失望,心里先给给禹扣上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的初印象,看来四岳言过其实了。
但望向田间,健壮的农夫拖着曲辕犁,其后一人把握方向,正热火朝天的劳作,
皮肤晒得黝黑,汗如雨下,却面露笑容的男人们扛着一捆捆粮食行走在道路中央,
四处有孩童的欢声笑语,农夫休息时闲聊的家长里短的声音。
还有崇山的余脉平缓的山腰处,
那里也开出许多台阶般的田地,隐约能见其中忙碌的身影。
“好!好!好!”尧立刻打消先前的印象,
“有夏氏禹,治国有方,擅农利水,族人安乐。”
一旁的四岳赶忙记下尧的评语,顺便笑道:
“早和您说过,禹和竖亥不一般。”
“这阳城和宫殿乃是竖亥设计,按照计划依次进行,还用了特殊的方法,并非禹只顾享乐和气派。”
尧弯下腰,又察觉到不对,脚下这片田地无论是耕作还是施肥,都十分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