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 第127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3/4)
遗址大致分为四期,虽人种大致相同,但来源和文化风格各有差异。

    三星堆遗址一期时间很早,公元前2800-2000年,人群主要是来自西北的华夏人和羌人。

    一期很原始,连城墙都没有。

    还有公元前2500-1700年的宝墩文化,距离三星堆一期不远,人群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和竖亥是老乡,也有一些羌人和西南土着在里面。

    宝墩文化种植水稻较多,陶器也更为精致,还有完善的城墙和城市划分。

    随后古蜀地的王朝在商灭夏,周灭商事件后,两次受到中原和三苗来的流民影响,呈现出不同风格。

    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器大多也是这两个时期。

    直到东周定王,三星堆文化所属地区逐渐被摧毁和废弃,人群迁徙,巴蜀地区进入金沙文化时期。

    竖亥看着这些较为原始的人群,

    却无法推测他们到底是属于三星堆一期文化所属的“蚕丛氏”,

    还是来自刚刚起步的宝墩文化所属的“柏灌氏”。

    不懂就问,竖亥随后向姬藜询问了这些巴人的城市,农业,陶器特点。

    “种黍和粟,没有城墙,陶器粗糙,大概率是蚕丛氏,他们生活在巫山一带,和成都平原的蚕丛氏主要聚居区有距离,但联系紧密。”

    竖亥望着姬藜不同凡响的打扮,笑着说道:“看来你混的不错。”

    姬藜点头:“我草药,祭祀,占卜无一不通。”

    说到这里,姬藜不由得对商均来了个鄙夷的眼神,好似在责问他对鬼神的不敬。

    商均只是羞赧的低下头,摆弄着地上的草。

    随后姬藜继续讲述他的经历,

    凭借在群山中独自求生的奇迹,被狼抓伤后古怪的面容,以及拥有的草药祭祀天象的知识,姬藜一跃成为巴人部落中的觋,地位尊崇。

    竖亥脑海中浮现地图,推演着姬藜的行进的方向,有些敬佩他的好运,竟直接从甘肃青海交界处越过秦岭直达巫山。

    商均好奇的问道:“那你为何不在那里生活下去,要跑到昆仑海这里呢?”

    姬藜立刻站起身,双手叉腰自豪道:“哈,我以为竖亥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