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奴隶出身,姬姓是赐姓。”
皋陶此时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只是问道:“益,你来陶唐氏为何?”
“有仍氏距此千里之路,一路上,恐怕是千难万险。”
姬益毫不在乎的摇摇头:“一路所见所闻,于我大有裨益。”
皋陶很少离开陶唐氏,好奇的问道:“这么说,你去过很多邦国?”
益点点头,开始点评起来:“高辛氏诸邦,我看商丘的契和稷山的弃最为贤明,这二人此次前来参加八元八恺的推举,必定是万无一失。”
“不过我曾经路过嵩山的有夏氏,那里的禹也是个贤明人物,不过他们邦国初立,禹应当是不会来的。”
周围人一听便乐了,他们现在吃的饴糖、肉酱,喝的米酒,穿的彩布都是来自有夏氏。
姬益年少轻狂,虽然出身低微但点评天下,不过还是囿于出身过低,很多事情看的不全面。
姬益在和皋陶的沟通中也收获了许多。
皋陶这时又向众人问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竖亥这时站了出来。
皋陶早就注意到了他,行礼问道:“敢问阁下是?”
“竖亥,曹姓,有夏氏太师。”竖亥回礼。
竖亥虽过继给了彭祖,但是他还是想认曹姓,毕竟前世也姓曹。
竖亥开口说道:“五刑不过是微末之法。”
“姬益说得对,立法之本在于正规矩,树礼法。”
“如今规矩不行,礼法不通,空有五刑,如何能得民心?”
“诸位生来贵胄,可是你们为何为贵胄,为何天生高人一等?”
“你们或有功于家族,被推举为首领。”
“或承先祖之功,继往昔之耀。”
“千年之前无论是安邑还是西河皆为荒莽丛林,万里渺无人烟,诸位的先祖披荆斩棘,刀耕火种,才有如今华夏万邦之繁盛。”
“诸位能高人一等皆承天命立民生。”
“贵胄百姓,由此而来。”
竖亥一番话,解释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上人,是来自于开荒立国的功劳。
“皋陶,你如今要做的,是立礼法,正人心,要让贵胄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