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好好读书。你自己在家若是闷了,就拘着点小碗儿,我看你俩处得来,让她在家陪你。或者娘出门的时候,你跟着出去转转。”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呀,我成婚之前也没这么受拘束。”宋栀噘嘴,有些不满。
“我是怕你不习惯村里人。”他的妻子美貌,又是新面孔,便只是出门走走,身上难免会聚集些打量的目光。
宋栀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应了声后催促他,“你可快些走吧。”
陈易一走,王氏也要去田里了,临走前还和宋栀说不用她做午饭,尽管睡觉去,看宋栀脸红起来,嘴里哼了两句不成调的曲子,把门关严实走了。
亏得宋栀还觉得自己脸皮厚了起来,经历过两位母亲调侃,宋栀意识到她还是年纪不够,看看她这辈子能不能顺利活到四五十岁,是不是能把这些当寻常随便就唠出来。
陈易到县学时,正赶上午休。
门房看也没看陈易递过来的木牌,笑着和他打招呼:“怎么回来的这样早?上回梁秀才可是天快黑才赶回来。”
“家远不便,明日先生许要考问功课,便早些回来了。”陈易收回木牌,递了一个小纸包过去。
门房接过来摸了下,是糖块儿,当即就反应过来,声音大了些:“难为秀才公想着我,也让我沾沾喜气。”明面上他肯定是不能收用县学生员的好处,私下里嘛,总有给人行方便的时候不是?就说刚提到的梁秀才,那可是天黑透了才回来。县学天黑落钥,没有他那梁秀才都进不来门。
陈易默认,点点头进了门。
门房撕开纸包,打眼一看,冰糖、粽子糖、冬瓜糖各五块,轻叹了口气。
这陈秀才,娶了个财神娘娘出手还这么寒酸。
不过想到陈易从来都守规矩,一身正气的,可没有求得着他的时候,不由得收起了心思。陈秀才,有了富贵的岳丈出力,将来还有极大可能成为陈举人……谁不想要这么个大儿子。
就算没有读书的天分,就算身为老子的他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也想有个顶天立地的大儿子。
门房本来都捏起一颗粽子糖要扔进嘴里了,又放下。他重新把纸包包好,准备拿回家给自己的乖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