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在红星街道的“思想整风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当整个街道的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空前高涨之际,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如同乌云般,悄然笼罩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空。
红星街道的飞速崛起,以及林墨所推行的那些旨在“资源公平”、“普惠于民”、“打破垄断”的政策,如同尖刀一般,狠狠地刺痛了江城市乃至更高层级那些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垄断资源的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无法容忍一个如此“年轻气盛”、“不按套路出牌”的“异类”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做大做强,更无法容忍他所代表的那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危险趋势。
于是,一场针对红星街道和林墨本人的,蓄谋已久的“联合围剿”开始了。
最先发难的是经济层面。与红星街道有合作关系的几家大型原材料供应商,突然以“不可抗力”为由,单方面撕毁了供货合同,导致红星街道多个重点项目的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紧接着,几家由世家门阀控制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收紧对红星街道企业的信贷,并暗中散布关于红星街道“财政状况恶化”、“投资风险过高”的负面舆论。
“哼,一群见不得光的蛀虫!以为这样就能卡住我们红星的脖子?”林墨在内部会议上,面对忧心忡忡的干部们,只是不屑地冷笑一声,“他们太小看我们红星人民自力更生的决心和智慧了!张大海同志,我们的‘国产替代’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张大海(此时已被林墨提拔为街道经济发展与改革办公室副主任,主抓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安全)拍着胸脯保证:“林书记放心!在您的[区域发展蓝图]指引下,我们联合老王头大师的实验室和李大魁主任的科信办,已经成功攻克了几项关键材料的本土化生产技术!虽然成本高了点,产量暂时也跟不上,但至少……饿不死!”
“好!只要饿不死,我们就有希望!”林墨眼神坚定,“告诉同志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然而,敌人显然不会善罢甘休。经济上的小动作只是“开胃菜”。
几天后,一个更加不祥的消息传来:江城市城卫军总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