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已经见怪不怪。他自然有一套法子应付,敷衍了事。
他更焦虑的是,明天舅姥爷的寿宴,与跟苏禾的约会撞期了。
他坐了又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来回走动,内心矛盾。
末了,还是给苏禾发了信息:
“明天有事得回家,吃饭能改期吗?”
……
临时被放了鸽子,苏禾倒是没啥不良反应。她正好抓紧时间练车,熟悉车况路况。。
闲暇时间便是跟老妈一起开店,整理家中的物品,以便后续拆迁。
就这样等到了拆迁组勘测小队正式进驻苏岗村的那一天。
团队里既有专业的测量人员,还有评估公司,以及政府、开发商的相关人员,一大群人黑压压地涌进村子,让苏岗村又一次沸腾。
先测哪一家也是有先后的,根据各家报名的时间来安排。
苏禾家报得最早,竟然排在了第一的位置。村民们也不离开,直接簇拥着测量人员跟到了苏禾家里。
“你家排第几?”有人问道。
“差不多得最后了。”
被问话的人嘿嘿一笑,脸上丝毫不见等待的烦躁。
原来不是家家都想早测量。
包括村长苏安康一家在内,村里有些人为了争取更多的“操作”时间,自觉排到了后面。
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人,不可能会揭发,他们也没有过多掩饰。
测量是个细致活,一行好几人进了苏禾家,确认了屋主身份,又看过了三证,二话不说便开始干活。
苏禾家的房子是实打实的205方。属于国家允许的宅基地最多250方的范围内。
她家院子小,房屋主体大,另外连小食店也登记在册,能够商住同用。
这让测量人员也忍不住吃了一惊。
他们做惯了这项工作,以前不少村民要么因为怕麻烦,要么因为不懂法规,经常暗戳戳地占用土地,违规修建,甚至未批先建。
实际测量结果跟证件很少有对得上的。
两人测量的时候,第三人则在文件上记录着房屋状况和装修情况。
国家拆迁规定中,草房,砖瓦房,钢结构房,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