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来,身后跟着一位天青色衣袍的男子,徐徐走来,眉目如星,清逸俊雅。
杜如霜盯着看他了许久,直到杨暄‘咳咳’两声提醒,她连忙收回视线,转向掌柜的道谢。
那男子上前躬身作揖:“听闻姑娘找一位书生写一些告示,在下便是。”
杜如霜眉眼一弯:“太好了,那我们便在这里写吧。”
说着她指了指客栈的桌案,男子微微颔首,掌柜的即刻吩咐伙计取来笔墨纸砚。
铺陈纸笔,他轻挽袖扣,提笔蘸墨,手指修长,指骨分明,举手投足,清雅绝尘。
“姑娘要写什么?”
杜如霜沉吟片刻道:“洛寨有粥棚竹屋,可供难民容身。”
书生提笔写道:“敬万民:兹有要事,特此公告,以昭四方,俾众周知。今洛寨之南,建有粥棚,仅供饱腹,三两竹屋,可挡寒风。”
他边写,杜如霜边赞叹:“哇,公子好厉害啊,如此看来倒是正经的告示了,若我来写,那些难民定然以为是恶作剧了!”
书生闻言浅笑,待墨迹略干,拿起递与杜如霜:“姑娘可还满意?”
杜如霜连连点头:“满意满意!你的字也太好了!是我见过写的最好的字!”
与沈凌云的字不相上下!
书生笑道:“姑娘过奖,如此在下便依照这一份多写一些。”
杨暄道:“公子写完交于在下这位小厮,他会去安排张贴之事。”说着杨暄指了指身后的卫安,他就是杨暄提前安排赈灾之事的人。
书生颔首后,垂眸接着写,杨暄转向杜如霜,拉着她的手道:“夫人,走吧,你不是还要去县衙?”
杜如霜不舍的看了眼那位书生,跟着杨暄向客栈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