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折断的兵器和烧焦的旗帜还散落四处,诉说着那日的惨烈。
\"大人,此战我军虽胜,但伤亡不小。\"张树声指着地上几处掩埋的痕迹,\"长毛火器虽不如我军精良,但人数众多,冲锋悍不畏死。\"
李鸿章蹲下身,捡起一枚变形的铅弹,在掌心掂了掂:\"西洋列强早已用上后膛枪,射程、精度远胜我们这种老式火铳。\"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必须更新装备,否则下次遭遇长毛主力,胜负难料。\"
\"可是朝廷\"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鸿章沉声道,\"你今日就去联系英国领事,先买两百支恩菲尔德步枪,再雇两名炮术教官。\"
\"遵命!\"张树声精神一振,\"有了洋枪洋炮,看长毛还敢嚣张!\"
正说话间,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探子滚鞍下马:\"报!慕王谭绍光联合纳王郜永宽、忠王李秀成部,率五万大军向上海杀来,前锋已过南翔!\"
张树声脸色大变:\"五万!大人,这\"
李鸿章却出奇地平静,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来得正好。传令各营,准备迎敌!\"
回到大营,李鸿章立刻召集众将议事。他站在地图前,手指点在南翔位置:\"长毛此番来势汹汹,但有三点可为我所用。\"
众将屏息聆听。
\"其一,长毛虽众,却是几股势力拼凑,指挥必不统一;
其二,南翔至上海水路纵横,大股兵力难以展开;
其三\"李鸿章嘴角微扬,\"他们不知我军已得洋人支持,可出其不意。\"
\"大人意思是\"一名参将疑惑道。
\"主动出击,半渡而击之!\"李鸿章一拳砸在地图上,\"就在南翔与上海之间的野鸡墩设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众将面面相觑,既敬佩又担忧。淮军虽士气高涨,但面对五万大军,毕竟实力悬殊。
\"诸位不必忧虑。\"李鸿章看穿众人心思,\"本官已有妙计。张树声!\"
\"末将在!\"
\"你率五百精兵,多带旗帜锣鼓,明日黄昏时分绕到长毛侧后,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