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粮食。
消息传开,附近乡绅纷纷主动送来饷银,生怕成为下一个张家。
夜深人静时,李鸿章独自在营帐中数着银两。烛光下,他的脸半明半暗,显得格外阴郁。赵德昌悄悄进来,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李鸿章头也不抬。
\"大人今日之事,恐怕对大人名声有损啊。乡里已经在传传大人是"李扒皮"\"
\"李扒皮?\"李鸿章手上动作一顿,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得很!让他们怕我,总比轻视我好。乱世之中,仁义道德能当饭吃吗?\"
赵德昌不敢接话。李鸿章收敛笑容,将银子重重地扔进箱子里:\"记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乡绅守财如命,不给他们点厉害,怎会乖乖听话?\"
第二天,李鸿章带着满载银粮的队伍离开了张家庄。
村口的大树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村民们远远地望着这支队伍,眼中满是恐惧和怨恨。
\"李扒皮走了!\"一个孩童天真地喊道,立刻被母亲捂住了嘴。
这个绰号像瘟疫一样在合肥乡间传播开来。
人们窃窃私语,说李鸿章为了筹饷不择手段,强征暴敛,比土匪还狠。
说他手下的团勇如狼似虎,所到之处,百姓如见阎王。
一个月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从京城来信,严厉斥责儿子的所作所为,命他立即停止强征饷银。
李鸿章读完信,冷笑一声,将信扔进火盆。
\"父亲大人远在京城,怎知地方疾苦?\"他对赵德昌说,\"长毛贼势大,若无充足饷银,如何练兵御敌?\"
\"可是李大人的意思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鸿章斩钉截铁地说,\"何况父亲只是家书,并非朝廷诏令。\"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鸿章变本加厉。他发明了\"捐输法\",强迫富户\"自愿\"捐银;又实行\"亩捐\",按田亩加征饷银。
谁敢不从,轻则鞭打,重则抄家。合肥乡间怨声载道,但慑于他的淫威,无人敢公开反抗。
这日,李鸿章正在营中检阅新招募的团勇,忽然有亲兵来报,说张百万带着几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