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三月的上海,春寒料峭。
黄浦江上汽笛声此起彼伏,各国商船如巨兽般停泊在码头,桅杆如林。
周宽世站在和平饭店三楼的窗前,望着外滩上熙攘的人群,眉头紧锁。
\"大人,马车已备好。\"身后传来清脆的女声。
周宽世转身,看向站在门口的杜雨晴。这位二十出头的女子身着西式裙装,黑发盘起,一双杏眼明亮有神,是上海滩少有的能说流利英语、法语的女翻译。
\"杜小姐,今日去怡和洋行,你觉得安全如何?\",周宽世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左轮手枪。
这把柯尔特1851海军型是他从美国商人那里高价购得,枪身银光闪闪。
杜雨晴微微一笑,眼角却闪过一丝忧虑:\"南京路白日里人来人往,洋行附近更是巡捕房重点巡视区域,按理说\"
\"按理说安全得很。\",周宽世接过话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但本官总觉得这几日有人跟踪。昨日在十六铺码头,那个卖烟的小贩眼神不对。\"
杜雨睛神色一凛:\"大人是说\"
\"无妨。\"周宽世摆摆手,\",本官自有准备。你只需按计划行事。\"
下楼时,周宽世注意到大堂角落有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假装看报,却不时抬眼观察他们。
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按藏在袖中的暗器,向身后的亲兵队长周铁柱使了个眼色。
马车沿着外滩向北行驶,车轮碾过新铺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
周宽世透过车窗观察着街道两侧,南京路上商铺林立,行人如织。
卖报童、黄包车夫、撑着洋伞的太太小姐们构成了一幅繁华图景。
\"大人,前面就是怡和洋行了。\"杜雨晴指着前方一栋三层西式建筑说道。
就在此时,周宽世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他多年沙场征战的经验告诉他,危险临近。
\"停车!\"他猛地喝道。
车夫急忙勒住缰绳,马匹嘶鸣着扬起前蹄。几乎在同一瞬间,一声枪响划破天空!
\"砰!\"
子弹击碎了马车车窗,擦着周宽世的耳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