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科幻小说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第11章 (第35章 ) 能源瓶颈的突破之战和文明新的跨越进阶(4/5)
"量子之芯不带感情的报告声响起。\"这一切的,正是眼前这个在风暴中诞生的核聚变装置。\"

    \"依据国际能源署iter标准,连续10次超过1gw输出且能量增益因子q值稳定在127,满足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应用条件。\"它的机械音没有任何起伏,却让整个空间仿佛凝固。

    这串数据意味着终于突破了持续半个世纪的能源桎梏。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放映机,在人类可控核聚变研究的百年长卷中疯狂穿梭。

    1951年,人类首次在简陋装置中实现核聚变反应时的火花;1984年,中国\"环流器一号\"艰难运转的嗡鸣;2025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因资金断裂濒临夭折的危机……

    这些画面以纳秒级速度在他的电子思维中闪现,无数科研人员皓首穷经的身影、实验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失败时绝望却又倔强的眼神,交织成一曲悲壮的科技史诗。

    就在他沉浸在这段波澜壮阔却又布满荆棘的历史长河中时,量子之芯的核心模块再次迸发出刺目的蓝光。

    \"这是个伟大的时刻,林轩。依据国际能源署iter标准,连续10次超过1gw输出且能量增益因子q值稳定在127,满足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应用条件——我们成功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它的机械音依旧没有任何起伏,却如同一记重锤,瞬间击碎了林轩的思绪。

    林轩寄宿在量子之芯中的量子态意识剧烈震荡,量子之芯的外接显示器不停闪烁着过载提示。

    他的量子意识流猛地从浩瀚的历史长卷中抽离,回到现实中这个充满仪器嗡鸣的控制中心。

    那些曾经在历史中遥不可及的梦想、无数科研先驱用毕生心血浇灌却未能触及的目标,此刻竟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我们做到了?\"林轩的想法通过量子之芯体现出来,设备指示灯不受控地明灭闪烁。

    量子之芯立即调出卡尔达肖夫指数模型,地球的能量等级图标正从073级的微弱光点,骤然膨胀成跨越阈值的炽烈光斑。

    随着能量网络的接入,全息投影中,停滞的大气制造站重新吞吐出蓝色雾霭,冰层下的地热开采装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