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提出质疑,“耀东啊,你怎么确定这些蓝筹股不会在股灾中跌得很惨呢?市场变幻莫测啊。”
林耀东早有准备,“前辈,我研究了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行业前景,它们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而且历史数据显示,股灾过后,蓝筹股往往反弹最快。”
贺新也帮腔,“耀东说得有道理,不能因噎废食。股灾是危机,也是机遇。”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现场气氛热烈起来,不同观点激烈碰撞。
有人觉得林耀东的策略过于激进,抄底时机太早;
也有人认为减持力度还不够,应该再加大。
棒梗挥挥手,“大家先别急,一个个说。咱们就是要把问题都摆出来,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那位觉得策略激进的富豪接着说:
“我认为抄底至少要等到市场恐慌情绪达到顶点,股价跌无可跌的时候。
不然过早入场,很可能被深套。”
林耀东思索片刻,回应道:“前辈,我明白您的顾虑。
但如果等市场完全见底,可能就错失了很多优质筹码。
咱们可以分批建仓,逐步降低成本。”
娄振华又提出另一个问题,“那资金分配方面,减持和吸纳的比例怎么确定呢?这可是个关键问题。”
众人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已经下午5点了。
大家稍作休息,吃了点东西,接着继续研讨。
经过反复探讨,对于资金分配,大家达成了初步共识。
减持高风险股票的资金,拿出60用于吸纳蓝筹股,剩下40作为流动资金,以防万一。
但在抄底时机上,仍然存在分歧。一部分人坚持等市场恐慌到极致,另一部分人支持林耀东分批建仓的想法。
棒梗看着大家争论不休,笑着说:
“要不这样,咱们两种方案都考虑。先按照耀东的分批建仓计划准备着,
如果市场情况真的很糟糕,再调整策略。”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既能把握机会,又能控制风险。
接下来,众人又讨论了如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