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焦先,见他衣衫褴褛、形迹可疑,以为是逃亡的士兵,便打算派人乘船抓捕。关键时刻,侯武阳及时告知朱南:“这只是一个狂痴之人罢了!”焦先这才免去一场灾祸,还被登记在户籍之中,官府每日给他发放五升粮食维持生计。
后来,疫病横行,许多人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县里经常派焦先去处理尸体,那些童儿竖子们都对焦先十分轻视。但焦先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走路从不走邪径,只沿着田间的阡陌前行;拾取庄稼时,也从不挑选大穗,只取那些掉落的小穗。饥饿时,他不会随意接受他人施舍的食物;寒冷时,也不会随便拿别人的衣物。他用草编织成衣裳,不戴帽子,赤着双脚,过着极简朴的生活。他还自己搭建了一个形似蜗牛壳的小庐,将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用木头做成床,铺上草蓐。天气寒冷时,他就生火取暖,一边烤火,一边独自呻吟、自言自语。有时,他会出去给人做帮工,只求能吃饱肚子,做完活后,他也从不收取报酬。走在路上,若是偶然与人相遇,他也会立刻躲到一旁。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总是说:“我不过是个草野之人,只配与狐兔为伴。”他从不肯胡乱说话,每一句话都似乎蕴含着深意。
太和、青龙年间,有一次,焦先手持一根拐杖,准备南渡浅河水。他却突然停下,自言自语道“未可也”。这一举动让人们对他的“狂痴”产生了怀疑,觉得他或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到了嘉平年间,太守贾穆刚刚到任,听闻焦先的事迹后,特意前往他的住处拜访。焦先见到贾穆,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贾穆与他交谈,他却不回应;贾穆拿出食物给他吃,他也拒绝。贾穆见状,半开玩笑地说:“国家派我来做你的父母官,我给你食物,你不吃;我跟你说话,你也不理我。照这样下去,我恐怕不适合做你的父母官,只能离开了!”焦先这才缓缓开口道:“哪有这样的道理呢?”说完,便又不再言语。
第二年,魏国大规模征兵,准备讨伐吴国。有人私下询问焦先对此次征讨的看法,焦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唱起了一首奇怪的歌:“祝衄祝衄,非鱼非肉,更相追逐,本心为当杀牂羊,更杀其羖{历}邪!”郡里的人都不明白他唱的是什么意思。后来,魏国的军队在讨伐吴国的战争中遭遇惨败,一些好事之人回想起焦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