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的方孝儒率先回应。
正如那句老话,士子、尤其是年轻士子,怎会轻易放弃名利与美色?
于是,一向严肃木讷的方孝儒放下身旁的女子,起身准备挥毫。
“好你个方孝儒!”
“你这是为名还是为色?”
“大绅这般急切我毫不意外,但你如此匆忙,倒真是出人意料!”
胡惟庸的调侃令方孝儒脸色微红,但他却毫不避讳,直言不讳。
“名我所愿,色亦我所愿。
我等学子苦读多年,既有此本事,何不争上一争?”
胡惟庸笑着摇头:“无妨!我先看看热闹,你们来吧!”
解缙与方孝儒已执笔构思。
此时,外间已有人迅速“交卷”。
醉风楼的小厮高声宣布:“应天府李公子题诗一首!”随即快步将诗作送至三位评判官手中,众人目光随之转移。
其中一位评判官略一浏览,便提笔写下评判等级。
“乙上”
另两位稍作思索,点头道:“恰如其分!”
评判官将诗作递给一旁的小厮,小厮恭敬接过,展开后高声诵读:“应天府李公子题诗一首,评为乙上级,诗作如下……”
众人停下手中之事,认真聆听。
小厮念毕,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称赞之余,众人也不禁感到一丝压力。
娘呀,这样的作品平日里还算不错,竟然只能得个乙上?
不少人心生退意,但也有更多人跃跃欲试。
接下来的小半个时辰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诗作递了上去。
方孝孺和解缙也不例外。
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两首诗,对他们二人来说并非难事,真正的挑战在于出彩。
方孝孺几乎挠破了头皮,交上去的诗作同样只得了乙上,而解缙这小子一首诗交上去,竟拿下了今天迄今为止最高的评价——甲中!
随着解缙的名字和诗作在大厅中传开,解缙脸上的笑容再也停不下来。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胡惟庸,笑着调侃道:
“近南兄,上次你那首《临江仙》气势磅礴、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