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8章 为什么要这么难(2/6)
   实际上,解缙只是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记忆库中飞速搜寻。

    与“二”相关的句子,实在太多。

    是某本书的第二册?

    还是某篇文章的第二段?

    甚至可能是某个句子的第二个字?

    又或者干脆就是直接提到“二”字的文本?

    解缙明白,越是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模糊的题目,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因为首先,你得从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破题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挑战,解缙却感到格外兴奋。

    毕竟,他是个神童。

    别的不说,单论记忆力,他就足以碾压所有同窗。

    不过,尽管解缙自幼博览群书,但终究人力有穷时。

    不多时,解缙的额头微微冒汗,嘴角却忽然扬起一抹笑意。

    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了一下刚才的用脑过度,随后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一句话: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并非什么生僻的典籍。

    事实上,无论学哪本书,入门时《论语》都是必读的。

    那为何没人选这句?

    说白了,还是刚才的问题:选择太多,反而让人无从下手。

    只有像解缙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思路,便不管出题人的意图如何,只管按自己的想法来。

    他不仅这么想,还准备通过自己的文采,让考官明白,他的想法也是正确的。

    这就是解缙的本事,也是他胜过他人的地方。

    然而,另一边的方孝儒,就没这么幸运了。

    此时的方孝儒,眼前的草稿纸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乍一看,全是一些与“二”相关的经典语句或词汇。

    方孝儒的心算与记忆能力,远不及解缙那般超凡。

    于是,他索性采取了一个笨拙的办法:想出一句,就记下一句,待会儿再挑个合适的用不就行了?

    然而,方孝儒从前并未留意过这一点。

    直到他将一本本典籍默背摘录之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