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老爷的日子越过越滋润,而突然崛起的陈近南,凭借一首《临江仙》在应天府声名鹊起。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提笔成词,毫无准备,自然无人质疑其公正性。
更重要的是,这首词,实在是绝妙。
短短两三天,这首词便从应天府迅速传开,风靡四方。
无数文人墨客捧着亲手誊抄的《临江仙》,如痴如醉。
“段兄,这《临江仙》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我怎么觉得我这辈子都写不出这样的诗词?”
被称为段兄的,是今科的学子。
最近,一帮学子因即将到来的府试备考而焦头烂额,时不时便聚在一起放松。
聚在一起时,除了讨论学业,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士林新鲜事”。
巧的是,最近几天,士林中最热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位“落榜老学子”陈近南所写的《临江仙》。
但凡读过几年书、背过几本唐诗宋词的,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虽然感叹的内容因文化水平和素质不同,分为“彼其娘之”、“直娘贼”、“呜呼哀哉”、“幸甚至哉”等各式各样。
但对《临江仙》的欣赏与佩服,却是如出一辙。
这不,刚聊了几句学业,就有小老弟迫不及待地向桌上的老大哥请教《临江仙》的问题。
听到小老弟的提问,段兄淡然一笑,坦然道:“你那感觉自然没错!”
“我们不过是中人之姿,连考个科举都要头悬梁锥刺股,你觉得我们算什么英才?”
“而这位陈兄,虽科举不顺,但凭这份诗才、这首《临江仙》,足以青史留名。”
“我们这些碌碌之辈,在一旁看着,顺便叫上两声好,便足够了!”
段兄这番话可谓辛辣至极。
对面提问的学子,脸色由青转白,最后涨得通红,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唉,确实啊!”
“比不上就是比不上,这不是努力就能追上的,而是天分的差距。”
“不过,这词……啧啧,真是绝了!”
“在下从前对诗词一道,颇有几分见解,如今看来,简直是见识浅薄!”
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