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那些写杂书的人是怎么想的。
真是放飞自我啊。
本就天性跳脱,如今看到杂书中的一些内容,他更是兴奋不已。
“啧啧,真没想到,还能这么玩啊!”
“这些前辈胆子大、脑子活,真厉害!”
“嗯,这种事,还得拉上陈兄才行!”
“没错,他可是个行家!”
“若没有陈兄的银两,我解缙哪有机会结识那么多佳人!”
“读书!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言不虚!”
“待院试结束,定要约上陈兄一同痛快一番!”
解缙读书读到歪路上之事,暂且不论。
另一位与胡惟庸有所牵连的学子方孝儒,此刻正愁眉苦脸地求见恩师宋濂。
“恩师,不日将参加院试,但心中始终忐忑,总觉学识不足。”
“恩师可否为指点迷津?”
看着方孝儒那副老实模样,宋濂也觉得头疼。
他这个,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无可挑剔。
对他而言,有这样一位,足以继承自己的衣钵。
偏偏这小子性格木讷、古板,甚至有些迂腐。
这就有些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