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4/6)
   胡惟庸笑了笑,继续在庙里闲逛。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一个角落,看到一群学子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看那样子,倒不像是讨论学问,反倒像是在开诗会。

    这种热闹,胡惟庸之前可没见过,当即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

    (本章完)

    ---

    上辈子看历史题材的网络时,总少不了诗会写诗、装逼打脸的桥段。

    起初,胡惟庸还觉得新鲜。

    可每本都如此,他就觉得厌烦了。

    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这帮人就不能换个套路?

    等胡惟庸自己真来到大明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这套路还真不能换。

    但凡文人墨客聚在一起,不干点吟诗作对的勾当,还真不知道干些什么。

    为什么?

    因为经义不能轻易讨论,毕竟这些年轻士子学问尚浅,说不出什么深奥的道理,反倒容易闹笑话。

    况且,经义之谈是儒家各门各派最核心的理论。

    偏偏不少学派之间的这些学问是互相冲突的。

    倘使在众目睽睽之下议论这些话题,稍有不慎,便不再是两个学子之间的争执,而是两派势力争斗的开端。

    因此,还是吟诗作对更为妥当。

    既能满足学子们炫耀才华、扬名立万的需求,又不会引发你死我活的惨烈局面。

    毕竟,经义之辩,若学问未到一定境界,根本无法分辨优劣对错。

    而诗文的好坏,但凡读过书的人,一读便能分出高下。

    所以,胡惟庸来到大明后便明白了。

    古时士子聚会,无非就是那些花样,除了谈论哪位花魁美貌,剩下的便是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了。

    胡惟庸心中稍安,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着,虽略显富贵精致,却并未逾制,不过是件普通的士子服,倒不必担心暴露身份。

    于是,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朝人群走去,打算凑个热闹。

    刚一靠近,便有一名少年学子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还未走近,便拱手作揖,口中忙不迭地问道:“这位兄台,可是参加了本次恩科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