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向四周拱手致歉,随后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与他同一批的人也纷纷涌出人群。
瞧见身旁这位同样容光焕发的陌生人,虽不算熟悉,但也算是点头之交。
这份同榜的缘分让他们相视一笑,便相约到酒楼小酌几杯。
只是,与那些落榜者所想不同。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群,喝着聊着竟渐渐愁眉深锁。
这一切都源于孙道远随口的一句感慨。
“我在想,县试尚且这般艰难,日后府试、院试又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大家心知肚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虽未明说胡惟庸的名字,但众人内心已是忐忑不安。
有一位年纪或许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处于血气旺盛的年纪。
此刻心中怒火高涨,顾不得许多,径直质问:
“那个胡大人到底想做什么?”
“县试就已经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难道还不够吗?”
孙道远此时已经饮了几杯酒,加之昨晚睡眠不足,有些迷迷糊糊,听到这话便随口回应道:
“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我只关心一件事,县试时他仅出一道题就差点把我们逼疯了!”
“到了府试和院试,难道他要整张试卷都自己出吗?”
“若是真这样,我现在就想回家!”
众人听罢,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可怕的情景:府试和院试时,打开试卷,每道题目都像县试的最后一道题一样,根本看不懂。
一想到这个画面,众人不由得感到一阵战栗。
“唉,你说他不聪明吧,人家官居高位,辅佐皇上治理国家井然有序,而且原本也是读书人出身。”
“真是少有的既能理论又能实践的才子。”
“可要说他聪明吧,他这样做,别说他的仕途如何,他在文人圈子里的声誉算是毁了。”
“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众人实在无法理解胡惟庸的意图。
毕竟,谁能料到后来的朱元璋会变得如此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