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放人嘛,他们不敢;不过让他们少受罪,还是可以保证的。
这段日子,一个个官员被抓,一个个家庭破财,整个大明官场人人自危。
有些人根本无心处理公务,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群如狼似虎的探子冲进来,将自己变成阶下囚。
就在这个过程中,李善长的名声也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
他虽然不必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但那些锦衣卫反复强调:“这是依照李丞相给陛下提交的名单行事。”
这不是一两次了!
这下可好,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毕竟他在户部查案时,可没有半点隐瞒。
这下,门生故旧和官员家属蜂拥而至韩国公府。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恳请李大丞相网开一面。
这些人一方面是因为焦急而盲目求助,另一方面也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前脚你李大丞相刚上位,我家老爷还支持你呢,后脚你就这样害人,这也太没意思了吧?
另外,涉及此案的官员中,确实有几个原本是李善长的手下,他们叫得尤其响亮。
就算是淮西同乡的一些官员,在人情关系的作用下,也悄悄传话过来。
“李大人,你想有所作为,这是正常的,但你也不能连自己人都一起对付吧!”
“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事,你提前打招呼,我们还能阻止你不成?”
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替李善长着想的意思。
可李善长听到这些话,几乎要气得吐血了。
这……这……这分明也是被人陷害啊!
谁也料不到朱元璋脾气如此暴躁,稍有不满便拔刀相对。
说到底,不过是官场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罢了。
原本大家都以为朱元璋会借此敲打众人一番。
岂料,朱元璋竟是直接掀了桌子。
这一来,那些平日里四处求助无门的犯官家属,如今紧紧抓住李善长不放。
毕竟在现今还能出面施救的官员里,李善长官职最高,因此也是他们的最大希望。
但李善长曾亲自尝试过,刚递交名单时就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