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所属的刘基派系一直势如水火。
朱元璋此举不过是想维持平衡罢了。
算了,历史上凡是有点手腕的君王,都会玩这种平衡术。
若大臣们不争斗、不对立,那岂不是都冲着皇帝去了?
不过,李善长决定坦然面对杨宪的挑战。
无论如何,现在他是大明左丞相,百官之首。
朱元璋突然提拔杨宪虽然令人意外,但细细思量,这其实是个不错的安排。
特别是淮西勋贵和江南派系的人,此刻都感到无比欣喜。
对淮西勋贵而言,李善长接替胡惟庸的位置,说明他们的势力没有减弱。
而对江南派系来说,杨宪的崛起无疑是一份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都得到了提升。
毕竟,丞相的位置始终在淮西勋贵掌控之中,只是内部重新分配罢了。
如今自家多了一个丞相职位,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时间,整个朝廷弥漫着喜悦的气氛。
唯有朱元璋端坐上方,嘴角微微上扬。
‘咱们倒是要瞧瞧,你们这些人究竟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朝会结束,李善长边往外走边接受众官员的祝贺。
虽然尚未正式拜相,但他现在也算半个了。
既然同僚们推荐,朱元璋点头同意,那这相位实际上只差个仪式。
一路上的恭维话听得李善长满面红光。
中午回家后,平日少喝酒的他破天荒地打开一坛酒,豪饮起来。
陪酒的自然是心腹幕僚郑先生。
“老郑,你说,胡惟庸那家伙是不是懊悔得快疯了?”
“哈哈,他才当了一年的丞相啊!”
“连享受的机会都没有,哈哈,就倒台了!”
“唉,胡惟庸命薄,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权力。”
“哈哈……”
郑先生见李善长得意忘形,难得没劝阻。
在自己府里放纵一下又如何?
再说也没说伤人的话,只是感慨前任丞相罢了。
胡惟庸虽与皇上交情深厚,那又怎样?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