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未熟时的酸涩,其中最浓的那股,就来自这个总躲在队伍最后磨箭头的卢士兵。
\"刘将军!\"她提高声音,\"让人把咱们抄的宁王通敌密信绑在箭上,往玄甲卫阵里射!\"
刘将军眼睛一亮,拍着胸脯吼:\"早备好了!
弟兄们,给老子把这些烂纸片子送到宁王狗贼的兵耳朵里!\"
与此同时,蔡工匠带着几个学徒抬着木箱子冲上来,掀开盖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余个陶瓮,瓮口塞着浸过松油的棉絮。
沈清欢摸出火折子扔进去,陶瓮腾地窜起蓝焰。
她对刘将军使了个眼色:\"等魏先锋的刀劈下来,就往他马蹄下扔。\"
战场的喧嚣突然拔高。
魏先锋的九环刀带着破风声响彻夜空,前排盾牌军的木盾瞬间被劈成两半。
沈清欢指尖猛扣琵琶弦,第一声琴音如裂帛——是《十面埋伏》的起调。
这曲她练了七七四十九天,每根弦都浸过血。
琴音裹着金戈铁马的杀伐气撞进每个人的耳膜,联盟士兵本已发颤的刀突然稳了,被砍断的盾牌手咬着牙爬起来,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防线。
\"那琴音——\"玄甲卫阵中有人惊呼,\"像是我娘在村口喊我回家吃饭!\"
\"放屁!\"旁边的老兵骂道,\"老子听见的是是我儿子周岁时的拨浪鼓!\"
沈清欢闭了闭眼。
天音琵琶的预知能力在此时翻涌,她清晰感知到那些迷茫的情绪正在疯长——有个老兵想起病床上等他送药的老妻,有个少年兵想起被宁王强征时哭晕的妹妹。
她指尖一挑,曲风骤转,从杀伐变成呜咽,像极了深宅里被锁在绣楼的姑娘唱的《思归引》。
\"卢兄弟!\"有人突然吼了一嗓子,\"你看那箭上的信!
宁王说打下长安后要屠城,连咱们老家的村子都要烧!\"
卢士兵攥着那半枚铜钱的手在抖。
他记得三天前给家里写信,说等打完仗就带新媳妇回家盖房。
可信里的字还没干,就听见队里的小旗官说,宁王要\"清理\"所有可能泄密的士卒——包括他这种没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