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雅韵》——曲中融茶香、酒香、墨香于丝竹,竟比春日的百花更觉馥郁。
情感升华:
\"当年伯牙绝弦,因世上再无知音;今我等三人,虽各执一器,却能和而不同,岂非更胜古人?\"墨轩饮尽杯中酒,目光扫过阁中陈列的扇、剑、砚等物,\"所谓"十香",香在物,更在情。这世间最动人的芬芳,从来不是单香独韵,而是众芳相协,各展其华。\"
七、十香笺上寄余生
暮春时分,三人在云麓山巅立下\"十香亭\"。亭中石案上,摆着煜明手书的《十香词谱》,每首词旁都配有砚秋的水墨画、墨轩的批注。
茶:绘着松树下煮茶的童子,墨轩批\"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酒:画着醉卧花间的狂生,砚秋题\"但使杯酒常在手,何惧人间雪满头\";
琴瑟:双鹤振翅图,煜明注\"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待他日我们老了,便在此亭中摆下十香宴,邀四海之友,共赏这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人间清欢。\"墨轩望着山下绵延的烟岚,手中玉笛轻叩石栏,惊起一串清脆的回响。砚秋取出随身携带的酒葫芦,往三个陶盏里斟酒,酒液溅在《十香词谱》上,晕开的痕迹竟似某种古老的图腾。
煜明轻抚琴弦,忽然想起多年前在竹溪畔初遇墨轩的场景。原来所谓知音,从来不是单一的共鸣,而是像这\"十香\"一般,在不同的时光里,以不同的姿态,共同编织出生命的馥郁。当我们学会在茶中品清寂,在酒中悟真意,在墨中见春秋,便会发现,友情早已融入骨血,成为岁月里永不褪色的沉香。
篇末寄意:
世人总说\"人生得一知己足\",却不知真正的友情如百川汇海,各有其源,各成其势,最终在时光的长河中酿成醇厚的芬芳。就像煜明与墨轩、砚秋的相交,是琴与瑟的和鸣,是茶与酒的相契,是墨与砚的相佐。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怀接纳不同的灵魂,便会懂得,这世间最珍贵的\"十香\",从来不是十种香气的堆砌,而是千万种真诚与温暖的共振,在岁月的笺纸上,写下永不凋零的诗行。
(全文完)
创作说明:
1 意象串联:以《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