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色牢笼(6岁)
曼哈顿顶层公寓的琴房里,节拍器的声响像一柄小锤,精准敲打着alex的太阳穴。
\"再来一遍。\"钢琴老师用镀银教鞭点了点乐谱,\"knight家的孩子不允许犯错。\"
窗外中央公园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大笑,他们的声音被双层隔音玻璃滤得模糊不清。alex纤细的手指悬在琴键上方,左手无名指关节有一道新鲜的淤青——那是昨天在数学竞赛中输给女同学后,父亲用黄铜镇纸留下的纪念。
\"《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版。\"老师翻开新乐谱,\"下周慈善晚宴你要独奏。\"
当alex终于弹出完美版本时,落地窗映出他瓷偶般的倒影:金色鬈发,海军蓝西装,嘴角扬起恰到好处的弧度。镜中男孩对他做口型:\"perfect\"
---
2 裂痕初现(12岁)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的图书馆里,少年alex的钢笔尖戳破了演算纸。
\"这道题有更优解。\"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数学俱乐部安静下来。教授皱眉接过他的草稿纸,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标准答案的漏洞。
\"理论上可行,但竞赛不鼓励非常规解法。\"教授推回试卷,\"按评分标准来。\"
那天深夜,alex在卫生间烧掉了获奖证书。火焰吞噬\"a+\"成绩时,镜子里他的倒影突然开口:\"你明明比他们都聪明。\"
水龙头被拧到最大,蒸汽模糊了所有镜像。
---
3 致命镜像(17岁)
it实验室的玻璃门上,映出两个正在对峙的少年。
\"数据造假。\"姜凡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第37组脑波样本的a波振幅被人工修饰过。\"
alex的金发在蓝光下像融化的黄金。他忽然笑起来,伸手替姜凡扶正歪斜的眼镜——这个中国留学生总是忘记整理仪容,却能从千万行代码里一眼找出他篡改的001误差。
\"科学需要美感。\"alex的指尖在对方镜框上留下指纹,\"就像你的算法,严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