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抽出一本《量子力学基础》,试图用薛定谔方程清洗大脑。但字母在眼前游动,逐渐组合成\"张涛\"两个字。
\"非理性。\"他又说了一遍,这次声音里带着挫败。
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姜凡强迫自己回溯时间线。是高三分班时张涛跌跌撞撞闯进教室的那一刻?还是运动会上那个体温透过衬衫传递过来的午后?或者是更早,早在张涛第一次拿着错题本向他请教时,那道歪歪扭扭的辅助线?
记忆突然闪回到一个月前的图书馆。张涛因为备战高考忘记吃午饭,低血糖发作时整个人向前栽去。姜凡记得自己是如何跨过两张桌子接住他,记得张涛睫毛在苍白脸颊上投下的阴影,记得——
记得自己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双手颤抖\"。
当时他把这归结为肾上腺素作用,就像任何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当校医给张涛注射葡萄糖时,姜凡发现自己无法用任何生理学原理解释为什么视线无法从张涛微微泛红的耳垂上移开。
那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张涛=不可控变量\",然后用力划掉,改成\"待观察现象\"。
台灯突然闪烁了一下。姜凡回过神,发现自己在草稿纸上无意识画满了交织的曲线——那是张涛笑时眼角浮现的纹路。他猛地合上本子,起身走向洗手间。
镜子里的姜凡看起来陌生极了。额前的碎发因为反复抓挠而翘起,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嘴角以一种不自然的紧绷状态向下撇着。他试着调整表情,练习那个在公众场合应有的\"姜凡式\"冷静微笑。
\"你喜欢张涛。\"镜中的自己突然说。
姜凡一拳砸在洗手台上。陶瓷的冰冷触感让他稍微清醒了些。这不是真的声音,只是大脑疲劳产生的幻觉。他打开水龙头,把脸埋进冰冷的水流中。
回到书桌前,手机又亮了起来。张涛发来新消息:「完了完了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三角函数,姜大学霸救命qaq」
姜凡的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洞。他打开抽屉深处的一个蓝色文件夹,里面整齐收藏着所有他写给张涛的解题思路——那些看似随手递去的草稿纸,实际上都是他在凌晨重写过三次的完美版本。
最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