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十七分,姜凡的台灯依然亮着。
书桌上摊开的不是往常的物理竞赛题,而是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用他标志性的工整字迹写着《关于张涛的观察报告》,下方还有一行小字:\"非实验必要记录,请勿查阅\"。
钢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已经三分钟了,一滴墨渍悄然晕开。姜凡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个动作在今天晚上重复了太多次——每当他想写下什么,大脑就像过载的电路板一样发出警告噪音。
\"非理性。\"他低声对自己说,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窗外,六月的夜风轻轻掀动窗帘。姜凡重新戴上眼镜,钢笔终于落在纸上:
【观察日期:6月7日
现象描述:张涛今天穿了白色衬衫,第二颗纽扣系错了。当他在阳光下转头时,后颈处有一小块未涂抹均匀的防晒霜。
备注:这不应该影响我的注意力集中度,但实际影响系数达到378】
钢笔在这里停住了。姜凡盯着那个凭空捏造的数据,眉头紧锁。他一向以精确着称,这个虚假数字像是对自己整个科学态度的背叛。
\"荒谬。\"他划掉了那行备注,力道大得几乎戳破纸张。
书桌抽屉里传来轻微的震动声。姜凡拉开抽屉,手机屏幕亮着,是五人小群的聊天通知。张涛发了一张照片:摊开的志愿填报指南,某页被荧光笔涂得花花绿绿,旁边配文\"救命!哪个食堂好吃?在线等!\"
姜凡的拇指悬在屏幕上方。理性告诉他应该直接回复\"清华\",但某种陌生的冲动让他点开了输入法里的表情包收藏——这个他从来不屑使用的功能。翻了三页后,他选中一个熊猫头举着\"选我\"牌子的动图,却在发送前最后一秒撤回,改成了干巴巴的\"考虑专业排名更重要\"。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张涛的私聊:「姜大学霸还没睡啊?明天帮我看看志愿呗,请你喝奶茶~」
姜凡的钢笔再次不受控制地动了起来,在刚才的观察报告下方补上一行:
【补充现象:当张涛使用波浪号时,我的呼吸频率会异常增加约15】
这个真实数据让他更加烦躁。合上笔记本,姜凡从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