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的视线模糊了。照片上那两个婴儿,一个成了他认识的姜凡,另一个是现在在瑞士保护姜凡的alex。而姜教授知道这一切。
\"我们需要警告姜凡。\"张涛抓起手机,\"如果姜教授发现李教授回国—\"
\"太危险了。\"薛珅按住他的手,\"姜教授一定监控着所有通讯。\"
陈希突然笑了:\"那就用他想不到的方式。\"
他从包里拿出一本《蓝火集》:\"新出版的诗集,明天全国发售。里面有一首"致远方兄弟"\"
\"你什么时候写的?\"张涛惊讶地翻到那首诗。
\"昨晚做的梦。\"陈希眨眨眼,\"诗人有时就是先知。\"
薛珅已经理解了计划:\"出版社会将样本寄给各大书店和媒体,包括海外渠道。姜凡常去的那家日内瓦书店—\"
\"是李教授推荐的。\"张涛恍然大悟,\"他一定会看到!\"
三人立刻着手在诗中嵌入隐藏信息。陈希的原诗是写给想象中的\"远方兄弟\",现在他们加入更具体的线索:
\"当双生火焰在异国重逢,
密码藏在燃烧的。
寻找被撕毁的协议第三页,
真相在金牌背面沉睡。\"
写完最后一句,张涛摸着金牌背面的刻字:\""for a, always"姜凡一直知道有个兄弟?\"
薛珅调出姜凡小时候的日记扫描件(来自林小雨提供的文件):\"数据显示,姜凡六岁前的日记经常提到"梦中的朋友",描述特征与他自己高度一致。但七岁后这类记录突然中断。\"
\"姜教授发现了。\"陈希推测,\"然后强化了姜凡的"独子"认知。\"
张涛想起姜凡曾经说过,他父亲认为\"任何分散注意力的事物都是威胁\"。对一个执迷于完美控制的焦虑症患者来说,双胞胎兄弟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胁。
电脑再次发出警报。这次是新闻推送——《着名社会学家姜振华教授即将召开记者会,澄清\"家庭价值观研究\"立场》。
\"他要先发制人。\"薛珅皱眉,\"一旦公开谴责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