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幽冥,旗角残片落在《大典》“异域志”,竟成了记载修罗族的护世史料。
尾折 新阵初成:帚影千军护九边
申公豹见大势已去,欲以 “血河索” 绞杀陈大刀,却见空中突现 “定海神针” 虚影 —— 当年郑和船队带回的 “镇海针” 残韵,此刻受边军扫帚小猴印记召唤,化作万点金光钉住血河索。广成子冷笑:“你等以为边军只懂厮杀?却不知每把扫帚起落间,都是人间烟火、桑梓之情!”
战后,道衍虚影将 “边荒护世图” 与《大典》融合,创 “青蜈千军阵”:士卒以扫帚为兵,可聚渔家水阵、匠人木阵、书生文阵,阵眼便是 “思乡念亲” 的凡人之心。朱棣听闻,亲书 “边军即民,护边即护家” 刻于青蜈扫帚柄,从此九边重镇的扫帚皆泛青光,连马厩木栏、烽火台砖都刻满护世纹。
截教碧游宫,通天教主望着申公豹惨败归来的身影,长叹:“吾徒终究不懂,截教万仙靠的是‘术’,人间护世靠的是‘情’。情之所至,扫帚可化千军;念之所凝,童谣能破万阵。” 修罗族圣女在血河祭坛前,见祭坛上竟长出边民绣着小猴印记的护腕,方知最可怕的护世之力,从来不是玄功,而是凡人不肯割舍的人间烟火。
百年后,西域商队路过嘉峪关,见边军操练时扫帚生风,竟扫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的光纹,连驼铃声都带着护世韵脚。至此方知,大明边军手中扫帚,不只是除尘之物,更是千万民心织就的护世金幡。
正是:
申公豹舞聚妖氛,边将帚挥破鬼门。
莫道凡夫无妙术,乡愁化作万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