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翁心中大急,忽觉掌心刺痛 —— 原来当年徐文长刻在护漕砖上的 “护世” 二字,正通过扫帚柄传入他的血脉。
第三折 血书显圣:忠魂化阵破妖邪
“典籍若毁,护世阵亡!” 陈墨翁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青蜈扫帚的帚须上写下《正气歌》全文。血字甫成,文天祥的虚影竟从帚须中走出,手中竹剑刻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剑光所过,厉鬼纷纷消散。更妙的是,血书正气融入护漕砖纹,每块砖上都浮现出守阁儒士的掌纹,连成 “万民护世阵”。
金鳌魔主见状,祭出截教至宝 “金鳌焚天鼎”,鼎中滚油沸腾,刻着 “毁尽诗书” 的咒文:“凡人之血,也敢抗我仙魔重宝?” 鼎中妖火腾空,竟将护世网烧出缺口,《永乐大典》副本的书页纷纷飘落,如黑色蝴蝶般死去。
千钧一发之际,陈墨翁突然想起祖上徐文长留下的《护漕宝鉴》残卷 ——“护世阵眼,在人心未死之处”。他望向林书童,见少年眼中满是悲愤,又望向经楼外,无数书生正冒雾赶来,手中捧着自家珍藏的典籍残页。“阵眼在此!” 他高呼一声,将血书《正气歌》抛向空中,与书生们的念力共鸣。
第四折 万念成钢:老儒捐躯铸阵魂
书生们的诵读声化作实质,在经楼上空聚成 “护世经幡”,幡面绣着从商周甲骨文到本朝《本草纲目》的典籍剪影。陈墨翁趁机将青蜈扫帚插入经楼地基 —— 那里正是当年四象阵的玄武位,扫帚柄的小猴印记与砖纹中的 “民心” 二字相合,竟引动海底宝船龙骨的护世纹脉,海水化作四条水龙,缠住金鳌焚天鼎。
“老匹夫,你敢!” 金鳌魔主挥剑劈向陈墨翁,却见老人背后浮现出历代守阁儒士的虚影:汉朝伏生护《尚书》、唐朝孔颖达疏五经、宋朝朱熹注四书,个个手持典籍,以身为盾。陈墨翁趁机在鼎身血书 “史不可灭” 四字,剧痛中竟笑出声来:“我儒门弟子,头可断,笔不辍;经可焚,心不毁!”
话音未落,护世经幡轰然砸下,金鳌焚天鼎应声而碎,妖火熄灭处,《永乐大典》副本的残页竟自行修复,字迹比先前更亮三分。焚典圣女与蚀史将军见势不妙,欲带魔主撤退,却被书生们的念力光网困住,身上的邪咒反被刻入护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