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文选司郎中是正五品,官职不高,但是权力极重。
文选司郎中负责全国七品以上文官的考核、升迁、调任,拟定候选名单直报吏部尚书,对四品以下官员任命拥有实际决定权。
这是妥妥的肥差。
前一任文选司郎中离任后,这个位置空缺了整整三个月。
各方势力都有看重的人选,其中以吏部尚书和首辅两方争夺最激烈。
没料到,皇帝突然就定下了宋高岑。
然而宋婉君没有一点喜色!
因为宋高岑是宋然的长子,宰相之子担任吏部要职,遍数本朝旧事,不是那等一言九鼎、主弱臣强的首相,就是深受陛下信任的宰相!
宋然两个都不占。
更要命的是,本朝御史素来权力极大,讲究的是风闻奏事。
得益于宋然的种种操作,他虽然入阁,如今总管御史的是他的心腹。
你宋家一手抓御史,一手抓吏部,这是有什么居心?
当然皇帝任命时肯定没想这么多。
毕竟吏部文选司郎中说起来权力大,但对皇帝来说,不过是决定些四品官的任命,皇帝还不放在眼中。
可是朝中其他人不是好相与的,皇帝想不到,他们自然会提醒。
实际上,要不是御史们顾念着宋然这位老上司,这道任命才出京城,他们就上书弹劾了。
宋婉君瞬间就明白,为什么宋高岑这么着急地拜访邱院长了。
全是希望邱院长能够帮忙牵线搭桥,让吏部尚书默许了他这个官位。
简直是愚蠢!
秦瑞峰一向把吏部视作自留地,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么重要的职位,他怎么可能给一个宋然的人?
就算宋高岑表现得再恭顺,他能够把自己的亲爹改成秦瑞峰吗?
宋高岑进了吏部,也不能拿到实权,只会被秦瑞峰设计闯下祸事,直接断送了官途。
除非宋高岑真有手段,能和这位比他年长了三十来岁的吏部尚书过一过手腕,让吏部尚书找不到一丁点的错处。
关键是他没有啊!
宋婉君能想到,宋然必定能想到。
既然这样,宋高岑收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