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我写了信,就一定要办吗?”
宋婉君说得平淡,但语气中难掩不满。
上回宁安郡主的事情,嫡亲兄长宋高岑虽然也跟着上书弹劾宗室跋扈,但私下写信来怪罪宋婉君多事。
“父亲刚刚进内阁,现在就因为你在陛下心中留了坏印象,依我看你现在应该主动写一个请罪折子,让祝鑫帮你交上去。
这样陛下有了台阶下来,他在心中必然感念我们宋家的退让,宁安是皇帝的嫡亲胞妹,现在一时让她吃了亏,以后天家还能不报复回来?
皇太后心疼宁安公主,日后你来了京城,若是被太后责罚该怎么办?不如现在就这么平了。
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膝下三个子嗣考虑,他们还小,你若是被天家记恨,以后出了什么事,三个孩子怎么办?
你听我的,赶紧了结这事,再拖下去,你也得不到什么,别到时候反而牵累了孩子们!”
嫡亲嫂子也私下写信埋怨她。
“我们这样的人家说来是高门大户,其实在宗室面前算不得什么,入了内阁才是第一步,实在不该嚣张。
妹妹,凡事都该谨言慎行,若是惹怒了陛下,陛下让东厂缉拿朝臣下狱怎么办?这也就是陛下仁善,如今才没有大动干戈。”
句句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不过是希望宋婉君忍耐,主动吃下闷亏,息事宁人。
宋家发展势头正好,实在不该为一个出嫁女就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
不过是事后皇帝主动让步,宋高岑夫妻才没有多说。
但是宋高岑最后写来的信,也有暗中指责宋婉君气性太大,不懂得顾全大局的意思。
“祝相公当初谋算许久,才能得到陛下的信任,现在他刚死,你身为祝家妇就要这么做,这是因为你一个人毁了祝家在陛下心中的形象,再过十年,你的子嗣长成,他们入朝没有皇帝赏识,你要怎么做?”
宋婉君想起来,还是一阵怒气!
“我只听说过从父、从夫、从子,还没听说过成了亲的女儿家还要听自己亲哥哥的安排!就算是夫君,也从没因为这件事指责过我,宋高岑哪里来的脸这么指责我?
看似一句句说在了道理上,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