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屿岛的礁石之间,一座高达十丈的木台巍然耸立。这座木台宛如一座巨型的旗帜,高高悬挂着三百卷《海防策》的真本,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某种重要的信息。
站在木台之上的,是霍璐佳。她身姿挺拔,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屹立在潮头之上。她手中紧握着一支鱼叉,鱼叉的尖端挑着周文焕的私印,随着海浪的起伏,私印在空中摇曳,仿佛在嘲笑着周文焕的罪行。
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岸边,将那血渍斑斑的万民状冲上了海滩。每一张万民状上,都按着泉州渔民们那龟裂的手印,这些手印见证了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公。
霍璐佳的声音如同海风一般,席卷着整个双屿岛,传向远处的监斩台:“嘉靖四十一年,周氏商船假扮倭寇,劫掠漕粮;万历元年,严党焚毁占城稻种八千石;三年前的双屿岛海战,工部竟然在火炮中掺入漠北狼毒……”她的话语如同雷霆一般,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舒步麒手中的惊鸿剑猛然挑起,囚车的铁锁应声而开。三百名双屿岛的旧部,缓缓地从囚车中走出。他们步履蹒跚,身上的囚衣破烂不堪,但他们的眼神却充满了坚毅和决绝。
当他们撕开那褴褛的囚衣时,后背的黥印赫然展现在众人眼前。每一道黥印,都如同霍家军的浪花纹一般,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肌肤之上。这些黥印,不仅是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的见证,更是他们不屈精神的象征。
“霍将军的帅印在此!”伴随着这一声怒喝,叶莉雪猛地扬起手腕,只见她腕间的冰晶瞬间凝结成一把寒光四射的霜剑。
这把霜剑犹如闪电一般,直直地劈向钦差手中那只鎏金匣。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鎏金匣应声而裂,里面的虎符也随之滚落出来。
虎符遇水后,原本隐藏的纹路渐渐浮现出来,那是一道道精致的浪花纹,跟霍璐佳手中的鱼叉上的纹路一样。
“严嵩篡改的《明实录》,可敢与真本对质?”叶莉雪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
观刑的百姓们顿时骚动起来,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在这时,几个老渔民突然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们吃力地抬着一本被水浸透的《船政纪要》。
这本《船政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