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若不信,” 赵括微微仰头,指向西南角那座高大粮仓,粮仓的秸秆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金黄光泽,“不妨去看看我们的粮仓,那里堆满了新收的胡麻与粟米,皆是胡汉百姓辛勤劳作的成果。” 他话锋一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峻笑容,“还有我们的兵器库,汉弩的箭簇用的是胡族特有的狼毒,毒性猛烈;胡刀的刀柄缠着汉人精心编织的麻布,坚韧耐用。甚至连火药引子,都是用你们匈奴的红柳炭混着汉人的硫黄制成,威力惊人。” 赵括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屠耆王的表情,只见他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屠耆王心中恼怒,却又无处发泄,只能将满腔怒火撒在马鞭上,重重抽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就在这时,三名赵军斥候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赶来。他们的马鞍上,一边挂着汉简,上面记录着重要军情;另一边则是胡族骨签,同样传递着关键信息。苏三娘手持短刀,刀刃紧紧抵住其中一名斥候的咽喉,刀下露出半片苍头纹玉珏,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光芒。“这是从匈奴使团酒囊中搜出的毒酒瓶塞,” 苏三娘大声说道,声音清脆响亮,传遍整个阅兵场,“是赵豹余党的刺杀密令。”
赵括接过染着青紫色的酒囊,随手抛给屠耆王,神色平静地说道:“他们以为借匈奴人的手杀了我,就能让胡汉互市退回十年前,重回那充满猜忌与纷争的日子。” 他目光望向远处正在认真演示弩机校准的胡汉工匠,他们相互交流、彼此协作,配合默契,“可他们忘了,十年前你们单于的金刀,曾与武灵王的剑共饮牲血,立下盟约,胡汉本应世代友好。” 赵括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感慨,也饱含着对和平的期盼。
屠耆王接过酒囊,看着上面熟悉的苍头纹,脸色瞬间变得青白交加。他心中明白,自己被赵豹余党利用了。此时,赵括手中展开一幅羊皮卷,递到屠耆王面前。屠耆王定睛一看,原来是尸佼连夜赶制的《胡汉互市章程》,首页上盖着玄鸟印与狼头印的合纹,象征着胡汉双方的认可与合作。“用赵制量器交易,关税减半。” 赵括伸出手指,缓缓划过章程第三款,“用秦制量器的,商队要在烽燧下晒三天羊皮,就像你们平日里晒牧草那样,以此警示。” 赵括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让屠耆王真切感受到了赵国推行新规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