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百姓们纷纷自发拿起陶罐,急切地舀起渠水。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的神情,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抹着眼泪将水洒在干裂的田地里。那干裂的土地,仿佛久旱的心田,贪婪地吮吸着这来之不易的水源。渠壁上,刻着 “能工巧匠” 的名单,在阳光照耀下,清晰可见。令人瞩目的是,这份名单里不仅有汉人,还刻着几个匈奴工匠的名字。负责监工的百夫长,私下里跟旁人说起这事:“那些胡人在测量水位时,用的竟是草原上流传的古老方法,没想到精准度丝毫不输咱赵地的算筹之术。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确实有独到之处。”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暗流正悄然涌动。邯郸密探送来的密报,被小心地蜡封在羊脂球里,秘密送到赵括手中。赵括手持断云剑,轻轻挑开蜡封,展开羊皮纸,只见上面画着扭曲的箭头,箭头指向马服邑日益充实的粮仓。这一暗示,让赵括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与此同时,老世族们的举动愈发可疑。他们表面上积极响应政策,捐出私田,换取商队份额,看似与改革同步,背地里却频繁与邯郸往来。某次议事时,一位老世族不经意间露出腰间佩戴的玉佩。赵括目光敏锐,一眼便认出,那玉佩样式与赵王赏赐的如出一辙,这无疑揭示了老世族与赵王之间可能存在的秘密联系。
市井间,流传着新的歌谣。既有赞颂赵括的:“新法如春雨,润我马服邑。” 歌声里满是对赵括改革的感激与赞美;也夹杂着一些隐晦的担忧:“仓廪实兮君心忧,繁华盛兮祸可伏。” 这些歌谣,像风中的柳絮,在百姓间悄然传播。赵括听闻后,将这些歌谣仔细抄录在竹简上。这时,他发现阿骨力正蹲在帐外,专注地打磨新制的弩机。少年察觉到赵括的目光,抬起头,露出灿烂笑容,举起手中弩机说道:“大人,改良后的汉弩,装上胡人的滑轮,射程又远了十步。” 那笑容纯净如雪,天真无邪,然而,却让赵括心中猛地一沉,他不由自主想起密报里 “赵王忌惮飞骑营战力” 的字句,未来的局势,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夏收时节,马服邑的原野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无边无际。百姓们推着装满粮食的独轮车,排着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地缴纳赋税。队伍里,不时传出惊叹声:“按新法算,今年余粮竟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