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指着竹简上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此说大谬” 的批注,结结巴巴地说:“要是官府能借粮种给我们,秋后再还,那可就太好了……” 赵括听后,当场命人记录下来。三日后,马服邑的粮仓便挂出了 “贷种于民,薄息收还” 的告示。百姓们看到告示,欢呼雀跃,对赵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邯郸使者带着问责诏书抵达马服邑时,赵括正在市集上教孩童辨识双语告示。使者身着华丽官服,神色威严,展开诏书,高声宣读 “擅自更改律法” 的罪状。然而,此时的市集热闹非凡,西域商人的骆驼队驮着琳琅满目的香料,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匈奴马帮赶着膘肥体壮的战马,马蹄声哒哒作响。他们看到使者,纷纷争相向使者展示赵括颁发的通商文书。使者看着文书上 “法立如山,亦可变通” 的朱砂印,又环顾四周热闹繁荣的景象,再看看手中的诏书,突然觉得诏书在这片繁荣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自己此行的任务,似乎也变得有些尴尬。
月明星稀的夜晚,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镶嵌着无数璀璨宝石。赵括再次来到信碑前,月光如水,洒在信碑上,碑上新刻的 “胡汉双籍制” 条文清晰可见。在条文旁,不知是谁用木炭添了一句 “民心似水,堵不如疏”。赵括轻轻抚摸着碑面,那冰凉光滑的触感传来,他的思绪飘回到蔺相如临终前的那一刻,蔺相如那虚弱却坚定的声音仿佛仍在耳边回响:“真正的强,不是让人心生畏惧……” 远处,传来飞骑营的夜训声,战马的嘶鸣声、士兵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却不再有军正严厉的呵斥,取而代之的是马蹄声与欢笑声,这些声音如同美妙的乐章,融入马服邑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夜色中。而此刻的邯郸王宫,赵王坐在书房内,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愤怒地将密探送来的马服邑布防图摔在地上,布防图散开,飞溅的竹简上,“法无定法,治无常治” 的字迹在摇曳烛火中明明灭灭,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变革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