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州牧陶签,如今已至迟暮之年,高龄两千余岁。膝下无子的他,望着自己那些属下,心中满是忧虑与无奈。
这些属下皆是一介武夫,平日里打打杀杀倒还在行,但若是让他们提笔写字、处理政务,那简直比要了他们的性命还要艰难,更别提妥善地管理整个徐州了。
而陈园隆此人,虽说颇具才华和谋略,可其私心过重,竟然在府衙大肆安插自己的心腹之人。如此行径,自然令陶签对他心生厌恶,压根儿瞧不上眼。
陶签深知,若无得力之人接管徐州,这座城恐怕终将落入像陈园隆这般心怀叵测的小人手中。届时,徐州的老百姓必将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当中。每每想到此处,陶签便感到一阵不甘和深深的无奈。
此时,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老管家开口说道:“老爷,近日我听闻扬州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名叫吴笛。据说此子仅凭一人之力,便能将赵胜利等五位元婴期中期的高手一举击败。自他接手扬州之后,更是将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繁荣富庶之象。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皆有房屋居住,人人都能吃饱饭。而且道路之上不见遗失之物,夜晚也无需紧闭门户以防盗贼。”言罢,老管家便不再多语。
陶签听后,不禁眉头微皱,略作沉吟,随后对老管家吩咐道:“陶艺啊,此事非同小可。你即刻动身前往扬州,务必秘密地邀请这位吴笛公子前来徐州一叙。切记不可走漏风声!”
陶艺踏入扬州城的那一刻,仿佛刘姥姥走进了那神秘而又绚烂多彩的大观园一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住了。只见扬州城内人头攒动、喧闹异常,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蓬勃的活力。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彼此之间紧紧相挨。人们的衣袖相互连接起来,宛如天边飘过的一片片洁白云朵;而从他们额头滑落的颗颗汗珠,则恰似倾盆而下的阵阵急雨。尽管人数众多,但整个城市秩序井然,车辆行驶于道路中央,行人则自觉地行走在两旁,丝毫不显杂乱无章。
道路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招牌幌子迎风飘扬,五颜六色的旗帜与琳琅满目的商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繁荣昌盛的市井画卷。陶艺满心好奇地沿着街道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扬州府衙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