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在继承这一主题的基础上,通过粤语的独特表达和更细腻的情感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主题的思考。
二十年的时间,让诗人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和思考沉淀,这种时间的积累使得《我哋之间》在表达上更加成熟、深刻。同时,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但认知的隔阂和误解似乎并没有减少,这两首诗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空间维度上的地域文化映射
两首诗的创作地点均在粤北,这一地域空间为诗歌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粤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影响着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选择。《我哋之间》采用粤语创作,正是对粤北地域文化的一种直接反映。粤语作为广东地区的主要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它的使用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展现了粤北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
同时,粤北地区的文化氛围也影响着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察和思考。在相对封闭或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地域环境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认知模式可能具有独特的特点。诗人通过诗歌,将这种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从一个特定的空间维度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关系,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五、艺术价值与诗学意义
(一)对现代诗歌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树科的这两首诗在现代诗歌的主题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拓展与深化意义。在传统诗歌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往往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如友情、爱情等。而这两首诗则另辟蹊径,聚焦于认知层面的关系,探讨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象与本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主题的选择,使诗歌更具现代性和哲学性,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深入反思。
同时,诗歌通过对 “纤维(化纤)”“曲线” 等意象的运用,以及对普通话和粤语不同语言风格的尝试,为现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表明,诗歌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