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点,经火炙后泛着焦糖香,往砂铫里一投,立刻激起细小的漩涡。“小暑雨属阴,能引滑石入肾;厚朴得土气,炙后更添醒脾之力。”他用竹筷轻搅药汤,滑石粉裹着厚朴的香气沉入锅底,青蒿的羽叶却浮在水面,恰似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太极图。
农夫盯着砂铫里上下翻涌的药汁,见滑石的层状粉末在沸水中分出清浊:上层漂着青蒿的绿,中层悬着珍珠般的粉,底层沉着厚朴的褐,恍若人体三焦被草木矿物重新厘清。当第一缕药香钻进鼻腔,他忽然想起插秧时误入的背阴竹林——竹节里的雨水凉而不寒,青蒿的气息清而不冽,恰如医者手中的药方,既解肌表的暑热,又化中焦的湿浊,让黏腻的胸脘像被山风拂过的梯田,渐渐露出清润的肌理。
最妙是那九颗晨露,此刻已化作药汤里的清冽,顺着青蒿的裂片走遍肌表,而滑石的层状纹理,则如田间的排水沟,将水肿与溽暑引入膀胱。叶承天望着砂铫中蒸腾的水汽在窗纸上投出的影子:青蒿的羽状叶影如刀,劈开湿浊的黏腻;滑石的层状纹影如梳,理顺水液的通道;厚朴的腺点影如星,点亮脾胃的阳气——这哪里是煎药,分明是将小暑的雨、山谷的石、晨露的草,都收进了小小的砂铫,让它们在水火相济中,谱写出一曲“分层而治”的自然疗愈歌。
当药汤滤进粗陶碗,表面的药沫竟自然聚成个“土”字——那是厚朴的归经,也是滑石的归藏。农夫吹散热气时,药香里的姜汁辣意混着滑石的矿物凉,竟让泛青的嘴唇泛起淡红,喉间掠过的,是比井水更通透的润泽,像旱田迎来了分层而下的甘霖:上层的青蒿露解了肌表的暑,中层的滑石粉化了脾胃的湿,底层的厚朴气醒了困顿的脾,正如医者说的“土制水,湿自化”,让困扰多日的头重脚轻,在这碗融了节气、山水、草木精魄的药汤里,渐渐化作竹节雨般的清润,顺着阴陵泉穴的脉络,流向该去的地方。
药园深处,新采的滑石与青蒿在暮色里静静相望,前者的层状纹与后者的羽裂片,在竹节雨水的浸润下,竟在泥地上拓出“利”字的雏形。叶承天望着农夫渐渐舒展的眉头,忽然明白:天地生万物,原是按照人体的病机来剪裁形质——滑石的层理是天然的利湿图,青蒿的羽裂是分消的手术刀,就连小暑的雨水、姜汁的火炙,都是天地在节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