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着个极小的太极,与叶承天秘柜中《炮炙真经》的插图完全一致。
\"令祖可是光绪年间青城山的"龟甲先生"?\"叶承天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他曾与我师祖在云台书院共研炮制法,当年赠予师祖的《千金方》残页,边角就有这种龟甲纹。\"他指向药壶颈部的环形纹路,那里的铜锈竟自然形成十二道药草图,正是《千金方》里十二经引经药的形态。
龟甲先生
光绪三年霜降,青城山天师洞后的松涛声里,三岁的李玄舟正趴在祖父膝头,看老人用鹅毛蘸着金箔漆,在青铜药壶的龟甲纹间填补裂隙。孩子左额的浅褐色胎记随着笑意皱起,竟与壶身新描的龟纹弧度分毫不差——这是李家祖传的\"悬壶纹\",据说是贞观年间孙思邈为青城山弟子铸壶时,以自己的药方灰烬混入铜汁,烧出的天然印记。
\"玄舟的胎记,是药神爷给的验方帖。\"祖父的手指划过壶颈的环形纹路,十二道天然铜锈恰好形成紫苏、藁本等引经药的形态,\"当年真人铸了十只药壶,每只对应十二经,咱们这壶属足少阴肾经,壶底火门刻着"山"字,专煨补肾填精的药。\"说话间,老人往火门里添了小半把银杏枝——正是十年前云台书院山长林砚之寄来的、孙真人手植的古树枯枝。
十五岁那年,玄舟第一次随祖父进山采药。雪后的青城后山,他在悬崖边发现株遭雷劈的杜仲,树皮开裂处渗出的胶液竟呈龟甲纹状。\"遭雷劈的草木,得天地交泰之气。\"祖父用银刀取了最内层的韧皮,放进青铜壶里,加关中丹皮、蜀地川芎,在壶底火门点燃松针火。三炷香后,药香穿透雪雾,竟引来数只山雀啄食壶边药渣——这是《千金方》里\"太一神精丹\"才有的药魂之兆。
光绪二十年,蜀地爆发\"寒痹症\",患者腰膝冷痛如坠冰窟。玄舟背着药壶走遍三十六峰,发现寻常附子、肉桂疗效不显,直到在天师洞后殿,看见香灰堆里的龟甲纹与药壶纹路重合。\"真人说"药借火威,火凭药灵"\",他突发奇想,将附子用银杏枝煨烤,丹皮用川芎汁淬过,放入壶中,以北斗七星状排列炭粒,引动壶底\"悬壶火\"。当青色火苗从火门窜起时,药壶表面的龟甲纹竟发出微光,映得他左额胎记如活物般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