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银杏根下的孢子
说话间,书生从袖中取出个锡盒,里面是按原方煎的药渣,汤色暗沉如锈。“家父服后更觉胸闷,定是药不对症。”叶承天拈起药渣嗅闻,忽道:“走,去药王庙!”
二人在银杏树下的古井旁驻足,树根处散落着几簇灰白色菌丝。叶承天蹲下身,用银针挑起菌丝:“这是紫芝孢子粉,虽无实体,却存药性。当年孙真人在《千金方》中记过‘枯木逢春法’——取陈年孢子,以古井水煎服,可通心脉瘀堵。”他忽然指着井栏上的苔藓,其纹路竟与药方上的尖叶紫芝一模一样。
跨世纪的药方:虫蛀处亦是留白
回到医馆,叶承天取来天山赤芝12g、地榆炭9g、野山参6g,另加三钱银杏树根皮(炙黄),特别注明:“用古井水煎药,煎时放入三粒当年紫芝孢子粉——此粉藏在银杏树皮裂缝中,得地气百年,最能引药归经。”书生看着他在原方残页上补写药名,笔尖在虫蛀处顿了顿,故意留了道飞白:“古人留白,是给后人留一线生机;草木灭绝,天地却留了孢子,这便是‘医者不绝,本草不灭’。”
书生忽然翻开古籍末页,露出半幅残画:孙思邈手持紫芝,站在银杏树下,树根处有只衔着孢子的山雀。“曾祖父临终前说,紫芝‘遇真医则显’,原来指的是——”叶承天接过话头:“不是显形,是显心。你为父寻医,踏破铁鞋,这孝心便是最好的药引。”
叶承天看着这半幅残画,讲了一段孙思邈与云台紫灵芝的传闻。
药王与紫芝之约
大唐贞观年间,云台山终年云雾缭绕,山中草木葳蕤,藏着无数珍奇药草。彼时,孙思邈游历至此,听闻山中生长着一种能起死回生的神药——云台紫芝,其菌盖九纹,柄生三尖,独长于千年银杏枯根之处,却鲜有人能寻得踪迹。
一日,孙思邈行至山脚下的清河镇,见镇上家家门前挂着白幡,哭声阵阵。细问才知,镇上突发怪病,患者心脉淤堵,四肢冰冷如铁,已有数十人因此丧命。孙思邈心急如焚,他走遍全镇为百姓诊治,却发现寻常药材难以起效。
当夜,孙思邈在药王庙中合衣而眠,恍惚间,一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进庙来,衣袂间散发着草药清香。老者将一株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