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医馆义诊记
太行南麓的晨雾还未散尽,焦作城的青石板路上已传来窸窣的脚步声。骄阳医馆的朱漆木门刚吱呀推开,穿月白棉麻长衫的叶承天便被艾草与陈皮的辛香裹住——这是徒弟阿林提前备下的药炉,正煨着健脾开胃的药茶,专为候诊的老人暖身。
初遇佝偻老者:
针药相合化沉疴
第一个进门的是位拄枣木拐杖的老汉,右肩塌陷如弓,左手指节肿大如桃。“叶教授,我这胳膊十年抬不起,夜里疼得要把枕头塞到腋窝底下。”老人掀开粗布衫,脊背竟有铜钱大的青紫色瘀斑,触之冰冷。
叶承天指尖轻叩老人肩井穴,指下如触冰块,遂取银针在酒精灯上燎烤三息,“孙真人言‘针所不为,药之所宜’,您这是寒湿入络,凝而成痹。”针尖刺入天宗穴时,他忽然问:“可曾在云台山阴面砍过竹子?”老人惊惶点头:“早年靠卖竹篾为生,秋冬总在背阴处劈竹。”
“难怪。”叶承天捻针的手法忽而如太极云手,“云台山药王庙后有片千年艾,端午采的陈艾最能祛陈寒。”说罢开方:制川乌6g(先煎)、桂枝12g、当归15g、威灵仙15g,另加鲜生姜3片、云台山野山椒5粒——“此椒长在悬崖向阳处,得太行阳气最足,与附子同煎,可引药直达病所。”
处方的解读:
处方来源
药材多为云台山一带所产,该处方依据当地传统医药经验,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药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
- 制川乌:性热,味辛、苦,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乌头碱等成分,有抗炎、镇痛、局麻等作用,但毒性较大。
-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可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等。现代研究发现,其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等。现代药理显示,有抗贫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