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15g 熟地20g
山药20g 杜仲15g 浙贝母15g 牡蛎30g(先煎) 香附12g
郁金12g 炙甘草6g 阿胶9g(烊化) 大枣5枚
医嘱:月经干净后服药,阿胶烊化时加入温药液中搅匀,避免黏锅。
五诊
主诉:诸症续减,脂肪瘤仅余黄豆大小,副乳触之如韧片,无胀痛;月经干净后精力较前明显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辩证:痰瘀大部消散,气血渐复,以补虚兼巩固散结为要。
调整:去干姜(寒象已除),加茯苓增至30g、炒白术20g健脾固本;减丹参、桃仁为10g,加黄精15g、枸杞子15g滋补肝肾(防复发)。
处方(21剂)
炒白术20g 茯苓30g 黄芪30g 党参15g 陈皮12g
法半夏9g 制天南星6g 川芎10g 丹参10g 桃仁9g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20g 山药20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浙贝母15g 牡蛎30g(先煎) 香附12g
郁金12g 黄精15g 枸杞子15g 炙甘草6g 大枣5枚
医患对话:
患者:“没想到中药能把瘤子消下去,还要吃多久?”
医师:“您体质偏虚,痰湿容易再生,现在减了温阳药,加了健脾补肾的药,再服3周巩固,之后改服丸药(如参苓白术丸合小金丸),防止复发。平时可以多吃山药、莲子、陈皮,少吃肥肉和冷饮。”
六诊
主诉:皮下脂肪瘤基本触不到,副乳缩小至指甲盖大小,无不适;面色红润,精力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有力。
辩证:标实已去,本虚未充,以补虚善后。
处方:
- 汤剂(7剂过渡):上方去天南星、桃仁,加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0g助消化;
- 丸药(长期调理):参苓白术丸(每日2次,每次6g)+ 鳖甲煎丸(隔日1次,每次3g,防痰瘀复结)。
医嘱:1停汤剂后改服丸药3个月;2每年秋冬用艾叶+生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