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定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单位。
主要文物与建筑特色
- 药王庙大殿: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元代大修,现存大殿为元代建筑风格,是河南元代早期为数不多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保存完好,元代木建筑构件保留较多。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约854米,进深四架椽约644米,单檐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正脊覆琉璃盖瓦,中有琉璃宝瓶,脊瓦浮雕龙凤图案,出檐深远,施龙头鸱吻,瓦当为龙纹,滴水有龙、凤、莲花图案。前檐明间设板门,门楣有四枚门簪,两次间设棂窗。殿内柱全部减去,铺作用材大,结构简练古朴,壁内仅施泥道栱一层,枋木间置散斗,枋正面刻栱式样及驼峰、馒头状昂嘴等,壁内施单栱、柱头枋正面隐刻驼峰式作法在河南木构建筑中属首例,殿后檐铺作使用插昂作法在河南少见,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透灵碑,又被称为地天泰碑,它的高度达到了 123 米,宽度则为 062 米,厚度为 0266 米。在这块碑的上下两端,分别有一个通透的方孔和圆孔,方孔的长和宽均为 76 厘米,而圆孔的直径则是 8 厘米。
碑面的正中央,雕刻着一幅精美的白庙绣像。这幅绣像中的人物,头部后方有一个圆环,仿佛是虚拟的背光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人物赤脚站立在莲花台上,身姿绰约,风姿卓越,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碑的侧面和碑阴部分,保留了原石的原貌,没有进行过多的雕刻。然而,正是这看似简单的原石,却隐含着《易经·泰卦》的深刻含义。《易经》中的泰卦象征着天、地、人“三才”的和谐共处,寓意着通灵吉祥、国泰民安。
千头柏,又被称为药王柏,它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段传奇故事。据说,这棵树是由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亲手种下的,历经了14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千头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离地面约70公分的地方开始向四周分叉,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形状。而在树的中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凹状,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它打造的一个座位。
除了千头柏,这座庙宇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古迹值得一提。其中,药王井是一口历史悠久的古井,井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