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等。紫花地丁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作用,能有效抑制伤口处的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5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野菊花含有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伤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
6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等。黄连中的小檗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能抗炎、抗溃疡、调节免疫功能。
7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等。黄芩苷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作用,可减少伤口处的炎症渗出,促进炎症吸收。
8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等。黄柏含有的小檗碱、黄柏碱等,抗菌作用明显,同时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9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常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等。栀子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缓解伤口疼痛,减轻炎症。
10 丹皮: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等。丹皮中的丹皮酚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镇痛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
11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等。赤芍含有的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