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几个特殊的病人(5/13)
,通痹止痛,能有效缓解因寒湿之邪侵袭而加重的疼痛和肌肉僵硬;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络,促进关节的屈伸活动,改善局部的功能障碍。佐药起到辅助君臣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同时针对兼证发挥治疗作用。

    4 使药:黄芪、甘草。黄芪补气升阳,气能行血,通过补气来推动血液运行,增强活血祛瘀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组织修复;甘草调和诸药,使各药之间协同作用,发挥最佳疗效,且能缓解药物的毒性和烈性,保护脾胃。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整个处方中的药物相互配伍,产生了强大的协同效果。多种药物都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有效减轻受伤部位的疼痛和炎症反应;众多活血药物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为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的营养供应;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则能调节骨代谢,增强筋骨的强度和韧性,加速损伤的修复;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药物可改善关节和肌肉的功能。各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

    外用外洗中药处方

    处方来源:参考明代《普济方》中治金疮折伤之洗方,结合民间验方及现代临床经验化裁而来。

    处方:

    生大黄30g、芒硝30g、黄柏30g、黄连20g、黄芩20g、栀子20g、乳香20g、没药20g、川芎30g、当归30g、红花20g、桃仁20g、苏木30g、血竭15g、儿茶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海桐皮30g、防风30g、独活30g、威灵仙30g、艾叶30g 。将药物碾碎,加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 - 3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每日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

    药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

    1 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止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瘀血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