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讲座之后掀起了一场参观潮(7/9)
声音带着崇敬,\"他提出的"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理念,比西方营养学早了近千年。\"

    学生们驻足在李时珍雕像前,看着他背着药篓翻山越岭的姿态,仿佛能听见《本草纲目》编纂时的沙沙书写声。当夏雨荷展示电子屏中《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物图谱时,药学专业的赵思雨突然发问:\"老师,书中记载的"龙骨"其实是恐龙化石吗?\"这个问题引发一阵轻笑,李雨涵点头:\"问得好!李时珍在那个时代能将未知矿物入药,这种探索精神正是中医发展的动力。\"

    最引人注目的展区,泛黄的手稿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智能脉诊仪的研发思路,老式算盘与现代电路板模型并置,象征着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白老师常说,中医的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让经典智慧在新时代重生。\"夏雨荷的话语让学生们陷入沉思,临床医学专业的张明宇默默拍下展区照片,配文\"原来这就是大医的格局\"。

    典籍寻珍:古籍库房里的千年密码

    穿过垂花门,地下古籍库房的厚重铜门缓缓开启。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展柜里的古籍泛着岁月沉淀的光泽。李雨涵戴上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手抄本:\"这是医馆的镇馆之宝,当年白老师在江南旧书摊偶然发现,为保护古籍,我们专门定制了纳米级防氧化玻璃。\"

    学生们屏住呼吸凑近展柜,泛黄的宣纸上,蝇头小楷工整记录着\"紫雪丹\"的炮制方法。夏雨荷轻点电子放大镜:\"看这个批注,据考证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笔迹。古人读书时的批注,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术讨论。\"

    在《黄帝内经》展区,互动投影将抽象的\"天人合一\"理论具象化。当学生们说出二十四节气名称时,地面便投射出对应时节的养生图谱。护理专业的林晓雯兴奋地指着投影:\"原来春分要养肝,秋分宜润肺,古人的智慧太精妙了!\"

    最有趣的是古籍修复体验环节。老工匠王师傅展示着修补古籍的绝活,镊子夹着薄如蝉翼的宣纸,以\"金镶玉\"技法修复破损书页。学生们轮流尝试,临床专业的陈昊手一抖差点撕破书页,惹得众人哄笑。\"修复古籍就像做手术,\"王师傅笑道,\"既要胆大心细,更要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