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银花
暑气蒸腾的未时
大暑正日,云台山的梯田在正午蒸腾着赭红色的热浪,水田里的稻秧卷成焦边的纸页,田埂上的碎石烫得能煎鸡蛋。叶记医馆的青石板地被晒得发烫,木门忽然被一双沾满泥浆的赤脚撞开,先滚进来的是团混着汗酸与草腥的热气,惊得门楣上悬着的干薄荷串剧烈摇晃,碎叶如绿雪般落在来客肩头。
进来的农夫草帽歪扣在后脑,靛青布衫被汗水浸成深蓝,肩头搭着的毛巾能拧出半碗咸水,竹篓里的金银花蔫垂着,金黄花瓣卷成小火舌,绿叶边缘焦枯如被火燎过——这是大暑日头下薅草的人,被暑热与湿浊夹攻的典型模样。他踉跄着扶住药柜,胸口剧烈起伏,每声喘息都带着灼热的气浪:“叶大夫,日头把人烤成了泥灶……喝多少绿豆汤都像泼在旱田上,胸口闷得能压死头牛……”
叶承天掀开他眼皮,结膜红得像熟透的番茄,舌苔黄腻厚浊,中心处竟结着层米浆般的滑苔,触之粘腻如胶;脉诊时,指下的脉搏洪大而芤,像山洪暴发时裹挟着泥沙的河流,虽汹涌却中空,正是暑热伤气、湿浊困脾的“暑湿夹虚”证。他忽然注意到农夫竹篓底的金银花根须,还沾着背阴山坳的凉土——那些长在老槐树下的藤蔓,向来是暑天的天然灭火器,此刻却被晒得蔫软,恰如人体被暑热蒸伤的气阴。
“先取云台山顶的积雪水。”叶承天转身推开后窗,药园西北角的老井台上,陶瓮里贮存着大暑前采的山顶融雪,水色青碧如冻,开盖时腾起的凉气竟在暑气中凝成细雾。农夫捧着粗陶碗,碗壁的凉意透过掌心,未及入口便觉胸口的石磨轻了三分——雪水属阴,能直折心火,碗底沉着的三朵干荷花,正是去年大暑日采的,花瓣虽枯却留着天然的清香,如给焦渴的胃脘撑开片绿荫。
案头的砂铫早已烧红,叶承天却不取井水,而是倒入清晨llect的“大暑露”——七片卷边荷叶承着的正午露珠,每颗都裹着日头的金芒,却在陶罐里透着沁骨的凉。他抓起把新摘的金银花,藤蔓上的绒毛在火光中泛着银白,花朵半开如喇叭,正合“芳香透热”之性:“您看这花,未全开时最得暑气之正,金黄属火,银白属金,火克金而金生水,正是给您被烤干的肺胃引股清泉。”
更妙是那枝大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