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桃花得春分之气最足,”叶承天用竹筷将新磨的白芍根茎捣出的乳白汁液调入粉中,“色红入血,形散通络,就像您嫁接时用的麻线,能让气血顺着经络畅行。”白芍汁与桃花粉交融的刹那,竟在碗中形成个微型太极图:粉色为阳,乳白为阴,漩涡中心正是花农腰间老茧的对应位置。当药泥敷在患处,她猛地吸气——凉润的粉泥渗进茧子裂缝,桃花的甜香混着白芍的甘润,竟比任何药膏都更贴合,“像春水漫过干涸的田垄……”她喃喃自语,指尖触到药泥里的桃花碎屑,棱角分明的边缘恰如修剪花枝的剪刀,轻轻剪开瘀滞的气血。
艾条是医馆后园与白芍同垄种植的蕲艾,端午采收后在东厢阴干,此刻燃在紫铜灸盏里,腾起的烟呈淡金色,艾绒的苦香里裹着桃花的清甜。当艾条悬在三阴交穴上方半寸时,花农感到内踝尖上三寸的凹陷处先是发麻,继而漫开暖烘烘的潮意,仿佛有根无形的桃枝顺着小腿内侧爬向腰间——那里正是被花锄磨伤的肝脾肾经循行处。“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叶承天用艾条尾端轻点穴位,“您看这桃花与白芍,一散一收,正如嫁接时对齐的形成层,灸此处,好比给气血打个活结,让肝血得养,脾气得运。”
药泥里的桃花粉随着体温渐渐软化,透出的淡红渗进老茧,竟与花农皮肤下的青脉走向重合。她盯着艾条上跳动的火星,忽然想起惊蛰夜嫁接碧桃,因漏对齐形成层导致接穗枯萎,如今三阴交穴的温热,恰似那时漏掉的关键步骤,终于让气血在经络里找到了契合点。医馆外的桃花瓣穿过竹篱,打在新抽的白芍苗上,发出“簌簌”声,与艾条燃烧的“噼啪”声应和,恍若草木与人体的经络在春光里合奏。
换艾条时,叶承天发现花农腰间的老茧已软了三分,药泥里的白芍汁顺着桃花粉的间隙渗入皮肤,留下淡粉色的印子,像新绽的桃花苞贴在旧痂上。“明日用桃花煎水熏洗,”他指着檐下悬挂的桃花串,新晒的花瓣正朝着她的方向微微弯曲,“桃花的轻扬之气,正是筋脉所需的疏通,就像您修剪花枝时,要顺着枝条的长势下剪,才不伤树体。”
当第二壮艾火在三阴交穴腾起暖意时,花农感到腰间的紧绷感退潮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松快的酸胀,如同久旱的桃根迎来春水。药泥里的桃花碎屑